-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谢晓丽
为大力培养、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留好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助推“六个新聊城”建设,2025年聊城市继续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聊城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的143名博士后岗位虚位以待,热切欢迎海内外青年才俊选择聊城、乐业聊城。
聊城市博士后招收类型主要有工作站联合招收、基地联合招收2种基本招收类型。
2025年度聊城市拟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43人,其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47人,基地联合招收84人,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招收12人。
截至目前,聊城市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9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3家。设站(基地)单位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生物制药、机械制造、医疗卫生、现代农业加工业、化工等行业,属于聊城市重点支持的产业,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
为持续提升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地)建设水平,市级、部分县(市、区)和设站单位出台了相关博士后资助政策,加大对博士后工作的投入,改善博士后生活及科研条件,鼓励博士后开展创新型研究,促进和保障博士后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条件
(一)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的人员,可申请进站(基地)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确有实际工作需要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基地)年龄可暂时放宽至40周岁。
(二)博士毕业人员应全时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定向委培、在职人员以及现役军人身份的博士应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国外留学博士还应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和留学证明等相关材料。不招收在职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博士后在站工作时间一般为2-4年,具体时间由设站单位、合作导师、博士后本人根据工作需要共同协商、科学确定,并在合同或协议中予以明确。定向委培、在职人员以及现役军人身份进站的博士后,在站时间应征得原工作单位同意。博士后累计在站时间(含多次进站、出国研修等)不得超过6年。
除上述基本条件外,拟进站的博士还应满足设站单位规定的专业、技能和其他招收要求。
聊城市博士后政策支持
(一)生活补助。对新入站(基地)的全职博士后,按在站(基地)从事科研实际工作月数,给予每人每月5000元基本生活补贴,最多不超过24个月。市内博士后出站(基地)后留在聊城行政区域内企业工作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15万元留聊补贴。在聊城购买首套住房的,一次性给予20万元购房补贴。
(二)平台补助。市财政对我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地)按照每人每年8万元,每站(基地)不超过5人的标准予以补助;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招收博士后人员进站后,市级财政一次性给予30万元的资助经费;经批准新建的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在招收博士后人员进站后,市级财政一次性给予15万元的资助经费。
(三)科研奖励。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申报的科研成果,获得省或国家博士后科研项目基金的,由市级财政分别给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万元、15万元的奖励,该奖励主要用于博士后站(基地)的建设和博士后人员的科研工作。
(四)绿色通道服务。博士后在站期间,可按照省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规定直接申报副高级职称。国家及省级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境)外交流项目引进人选留(来)聊工作的,纳入“山东惠才卡”发放范围,其他博士后符合市级人才认定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关政策待遇和绿色通道服务。
“博新岗位”招引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身心健康。
(二)符合设立“博新岗位”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以下简称“设岗单位”)博士后招收要求。
(三)2024年10月15日后来鲁入站(以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进站时间为准),在我省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且须将人事关系(含人事、工资关系及人事档案)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
(四)最新国际公认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体系(近三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QS”“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在前200名高校或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见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毕业,或以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子刊(仅限一区)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或博士导师为两院院士的优秀博士。
(五)入站时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六)参加2025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申报“博新岗位”的,标准、条件以大赛公告为准。
(七)符合“博新岗位”的其他招收要求。
下列人员不列入招收范围:已入选国家和省“博新计划”的;已入选国家及省博士后国(境)外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除外)的;正在执行公派出国留学或其他国(境)外访学项目的;本单位在职人员进入本单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的;以“在职人员”等身份兼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
“博新计划”人选综合待遇
省、市(含所在县市区)、设岗单位优势资源统筹叠加,切实提升“博新计划”人选引育的成效。
(一)省财政按照一定标准提供专项科研经费和生活补助。专项科研经费方面,自然科学领域分为A、B两类资助,A类16万元,B类10万元,社会科学领域资助标准为8万元;生活补助方面,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20万元。设站单位给予生活补助配套支持。省、市、设岗单位叠加后的综合薪酬标准应不少于30万元,支持期限2年。
(二)享受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在站期间或出站留鲁后均可根据个人科研工作实际直接申报正高级或副高级职称。具体按照《山东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暂行办法》执行。
(三)颁发“山东惠才卡”,提供住房安居、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具体按照《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分级分类服务管理办法》执行。
申报流程
聊城市博士后设站单位将坚持“公开招收,择优录取”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有意申请者,可通过附件中的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直接联系设站单位联系人,详细咨询应聘资格条件、申请材料、薪酬待遇等未尽事宜。
附件1:聊城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地)岗位招聘需求表
“
附件2:聊城市2025年度山东省“博新岗位”设立推荐汇总
聊城市支持博士后创新创业政策清单
举报